11月13日讯 :紫红色,小的像鸽蛋,大的像鸡蛋,有别于其他袖珍薯类仅外观漂亮,它糖分更高、纤维更少、口感绵甜,尽管价格不菲,仍然供不应求。10月21日,笔者见到了当地人所说的紫薯“紫罗兰”。
小紫红薯受到热捧
在贮藏仓库,10多位社员正忙着分拣机器收获的紫红薯。据技术员李宗欣介绍,“紫罗兰”是通过筛选优质紫红薯得来的,可以说是优中选精。紫红薯收获后,甄选出35克~50克,外表光滑、有亮泽的个体,清土装袋存入仓库。之所以不立即投放市场,为的是糖分转化,这样紫红薯口感更甜。由于个头小巧且精致,社员给它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——“紫罗兰”。
“我是专门从陕西赶过来的,这种紫红薯口感、品相都很好,上个月我们进的成品在西安市场很快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销售一空,这次来打算再进10吨。”经销商刘老板告诉笔者。
现在,每天都有好几拨外地客商专程到合作社批发紫薯“紫罗兰”,提货价也从每公斤4元飙升到了每公斤8元,但仍然无法满足供货需求。
意外发现的“金疙瘩”
别看现在紫薯“紫罗兰”这么热销,它被发现却是在一个偶然。原来,合作社初搞紫红薯种植只是为了储备淀粉生产原料,加工过程中社员为了方便机械操作,把个头小的紫红薯分拣出来,一部分留着自己食用,另外一部分送给了亲友。没想到这些小个儿紫红薯口感极佳,慢慢地引来了附近村民购买。社长张建军敏锐地感到,如果将小个头紫红薯分选加工并利用自身渠道进行推广销售,或许能够成为合作社的一个新品牌。
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袖珍薯品种,紫薯“紫罗兰”如何才能脱颖而出、卖出自己的特色?为此合作社几次召开全体会,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,要想做出品牌、做出产业,“紫罗兰”的品质一定得比别家强。
品质保证是关键
“我们都签了协议,种植中的每个步骤都要听从社里统一安排。”社员沙太告诉笔者。
为了保证品质,合作社与社员签订了品质担保协议,规定从引苗到销售各个环节,社员必须服从管理,严禁私自操作。他们从郑州、商丘等地农科所统一为薯农引进郑红7号、商薯19号等7种薯苗,这些品种的淀粉平均含量比本地品种高出30%左右。在种植中,根据节气,按照省农技专家的指导要求,合作社为社员统一提供化肥、农药和指导用量表,收货时提供机收服务,同时规范原料的分拣标准和包装,确保了“紫罗兰”品质、品相基本统一。
今年,该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,年产优质紫红薯2000多吨,其中“紫罗兰”50多吨,仅此一项就为薯农带来40多万元的收益。
咨询热线:18863576800
|